化石,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地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迹的有机物残余(包括生物标志物、古DNA残片等)等统称为化石。化石是不能再生的宝贵资源,它对了解地球的过去,规划人类的未来,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有着特殊的价值,是人类温故知新的依据。我国是化石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物以稀为贵,奇石贵在形象,贵在自然,贵在形象、生动、而化石是岁月的印记,尤其在人类出现以前,化石代表着时代变迁,地球演变,同时在医学遗传,考古等领域的地位不可撼动,所以自古以来奇石价格高居不下,而如果既是奇石又是化石,那价值更是不可估量,所以不管是奇石、化石、还是化石奇石,都不是一般百姓所能欣赏把玩的了的。

“中国虎”的大化石
2012年5月1日,贵州青观赏石的专场拍卖会上一件名为“江山如此多娇”的贵州青观赏石成功拍出1000万元的天价。

“江山如此多娇”
南粤石文化博览园中重量级的镇馆之宝,为价值3.2亿元的帝皇七星宝石花。这个鹅蛋形黑色的石头非常奇怪,它中间出现一个宝洞。在这个宝洞内自然生成28件稀世罕见奇珍。

帝皇七星宝石花

水草化石奇石《寒梅》
2014年9月21日一件远古海洋水草化石奇石《寒梅》在上海奇石展销会上以275万成交。
一件远古猛犸的化石2007年4月16日在著名的克里斯蒂拍卖行以42.1万美元的高价转手成功,同时创造了此类交易价格的世界纪录,此后化石价格一路飙涨,市场炙手可热。
收藏前景
(1)奇石资源趋于枯竭
大自然中石头无数,但能供之厅堂称之奇石者少之又少。探石者皆知,常常市场认可的新石种2、3年就扫光,20年不到我们就几乎消灭了所有新石种,如绿彩陶,黑来宾,幽兰石,梅花石,枣花石,栖霞石,葡萄玛瑙等等。谁都清楚,今后再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新石种可发现了,奇石资源趋于枯竭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奇石二级市场将唱主角
即有一天人们买石主要是从拍卖市场和石友家中而不是从石店,因为随着石友队伍的老年化,要转让出来的奇石将会超过从野外新找来的,而这些老石友更多的是选择拍卖和在家销售而不是开店。
(3)奇石展销拍卖的春天已经到来
拍卖或者展销是社会不同层次人群的奇石需求决定了它的必然产生,这种形色的交易方式在欧美等先进国家十分普遍。
(4)外国奇石占比加大
日、韩的外国奇石约占20%。欧、美的占比约40%甚至更高。由于地壳物质分布的不均衡,各地地史演化的差异性,各国会出现一些特有石种,比如日本的红菊花石、神居古潭石,中国的水槽化石,缅甸的翡翠、木化石,印度的赤玉石,巴西的紫水晶等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珍宝,各国石友人见人爱。本来大国之民有着更宽的赏石胸怀,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石文化的交流的增强,收藏奇石已成时尚。
(5)化石收藏的春天必将来临
在世界上的许多发达国家里,化石收藏完全自由。如果说奇石收藏的是艺术,那么化石收藏的则是科学。在发达国家人们的古生物学和地球科学的知识普遍很高这与许多人收藏化石直接相关。文明的发展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挡不住的,现在全国内有实力的收藏化石者成千上万,这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有的人甚至早已设馆开放,机会常在于捷足先登。
(6)化石玩家超过奇石大军
广义的自然石收藏可以分为奇石、矿物和化石三大块,若以人数多少和规模大小论之,欧美和日本以矿、化、奇为序,我国正好相反。但是下述三点决定了我们也必然会与世界接轨:一是全民教育的水平会不断提高, 二是化石的存世量小于奇石, 三是化石观赏的大众性。
(7)传统石回归主流地位
新发现的石种相对于传统石来说其市场寿命都很短,即存世量都不大。所以“皱瘦漏透”无奇不有,而且地球上海相沉积的碳酸盐岩大面积存在;反观新派石,比如大化、彩陶、草花、葡萄玛瑙等其生成条件非常苛刻,自然存量因此就小,存量小就只能在市场上昙花一现。
(8)奇石的下游产业会有缺发展
这里的下游产业指的是配座,配台,配桌,挂轴,摆件的生产和销售。尤其前四者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如影随形,与奇石、化石业共存共荣。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