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石属于沉积岩中的泥岩或泥沙岩,形成于距今1.5亿年左右的侏罗纪时期。泥岩的形成是当时这里的湖泊中含有大量的泥沙,由于湖水的消退和蒸发,湖水中的泥质细小颗粒物沉积而形成的。这些泥岩又经过地壳几千万年的运动,经过挤压、抬升裸露在地表后。在荒漠戈壁这样特殊的地质、气候条件下,经风砂长期吹蚀、磨砺和雨水淋漓、腐蚀作用而形成。其表面光滑并有细纹理的流水线槽,是其独有特征。该石以棕红色带有细纹理者为佳。
泥石产地广阔——但量稀少。几乎所有的盆地周边都或多或少地出现。按量产而言,新疆哈密为主产地。吐鲁番盆地、准格尔盆地周边都有发现并出产。其中准格尔盆地周边现已发现的泥石色彩更具有多样性,颜色更是五花八门。有淡蓝色、淡绿色、淡青色、淡灰色以及黑、奶白、土黄、鸡血红、褐色、杂色等等
泥石的欣赏与收藏:泥石既可作为观赏石、又可作为雕刻品供您欣赏和把玩。好泥石一般均以玉化程度展示在我们的面前——用强光照射,一般都具微透性或半透性。
泥石带俏色的不多,但有。一般玉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泥石,如果再能配以巧色,其经过雕刻的挂件或是把件再或是摆件,均能很好地起到赏心悦目的效果——绝对不亚于各种玉石类雕刻作品。
现在泥石市场主要受品种(单一)和颜色(偏暗)的局限,市场运作情况一直不太乐观,泥石雕刻作品更是凤毛菱角,难寻几件能让你赏心悦目的,故极大地影响了泥石的发展空间(目前仅限于新疆哈密地区火热)。
泥石主要产于新疆哈密100公里的南湖戈壁深处,被探石人称为“泥石坑”的地方。目前发现的一共有三个坑,每个坑面积约20平方公里,目前,这个地方的泥石资源早已枯竭,只有零星的泥石和小块泥石裸露在沙子中。泥石属于沉积岩中的泥岩或泥沙岩,形成于距今1.5亿年左右的侏罗纪时期。泥岩的形成是当时这里的魔鬼城
泥石发现于1998年,1999年随着哈密的兴起而被大量开发。当时的哈密爱好者看到它质地细腻,似淤泥沉积而成,故起名为泥石,并一直约定俗成至今。目前,哈密的泥石玩家一般根据观赏性将泥石分为两大类:熟泥石和生泥石,熟泥石是最具有收藏鉴赏价值的种类,而生泥石由于质地较粗、含有杂质,没有包浆或包浆不完整等原因而不被人看好。同时,一些奇石爱好者也根据泥石颜色分为棕色、绿色、黄色、黑色和杂色等,除黄色泥石主产自魔鬼城彩石滩外,其他各色均产自哈密石坑。
泥石观之心境澄明,用熟泥石贴着皮肤,还能去火消肿呢。新疆泥石的主要出产地只有一处:是新疆哈密泥石滩,是新疆目前发现质地最好、产量最多的一处产地。距哈密市往北90多公里的魔鬼城戈壁深处,现哈若公路西边,被探石人称为“泥石滩”的地方。目前发现的一共有三个滩,呈三角形分布,相距各十公里左右,每个泥石滩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中二号滩面积最大,也是最早发现泥石的地方。这一区域主要出生、熟泥石。二是乌尔禾南戈壁,分布在南戈壁彩石山一带,比较零散,距七克台200公里,是由七克台农民在本世纪初发现的,主要以黑泥石为主。三是哈密南戈壁,主要分布在南湖煤矿周围产量比较少,主要已彩泥石为主。2006年几个哈密石农在魔鬼城探石发现。产地哈密100多公里,产量极少 。 新疆最早开发的是1998年发现于魔鬼城“泥石滩”,1999年随着哈密奇石热的兴起而被大量开发。当时的哈密奇石爱好者看到它质地细腻,似淤泥沉积而成,故起名为泥石,并一直约定俗称至今。新疆泥石根据其产地和颜色可分为五:

熟泥石:是新疆泥石的主要品种,是最具有收藏鉴赏价值的种类,也是产量最大的一个品种。颜色似咖啡色、棕红色、绿色为主,没有其它杂色。生泥石:和熟泥石相比质地较粗、含有杂质,没有包浆或包浆不完整等原因,一般不被人看好。主要出产于哈密泥石滩及其周围。
彩泥石;质地比较细腻,具有各种颜色,主要以欣赏画面为主,个别精品具有山水、动物、人物等图案,产量极少。
黄泥石;具有单一的黄褐色,个别有沙漠漆和包浆,造型变化相对比较大,主产自魔鬼城。
黑泥石;颜色以青、黑色为主、没有其它颜色;泥石表面纹络丰富,极个别的泥石纹络石山面有金黄色的沙漠漆。
新疆泥石的不足之处主要是造型简单,变化不大,多为椭圆、长条状,一般很难出型。同时块体也不大,大的不多见,一般在20厘米左右,40厘米以上的很少见。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